《父仇者》是出色的電影,一如那些優秀的韓國電影,有著黑暗又挑動人性的劇情,以及緊張刺激的角色互動,我們看過許多警察與凶手的諜對諜,但在這次電影中,還看到以「殺人魔」為主的對抗,那種殺手與殺手之間,反派的互相較勁實在精彩,特別是神似蕭敬騰的金聖午,他飾演的連續殺人魔金起範,把變態的氣質呈現得太好,在虐殺時渾身浴血的樣貌,真的令人不寒而慄。
▲神似蕭敬騰的金聖午,飾演殺人魔金起範。
《父仇者》在處理角色的針鋒相對,一觸即發的緊張感塑造得非常好,特別的是,電影中有四方人馬互相角力,警方、女兒熙珠、殺人魔起範,以及另一名隱藏的殺人魔,觀眾從全知的角度觀察他們,彼此都抽絲剝繭要找出對方並殺之,聽來龐大複雜的劇情,但其實被導演整理得頗具脈絡,整部都處於緊繃的氣氛,是觀賞度極佳的電影。
可惜的是,劇情的邏輯性竟變成最大的絆腳石。
《父仇者》的同類型電影不少,許多作品也會犯這樣的小毛病。
當主角還在調查階段,試圖拼湊出真相時,往往會做很多的情節鋪陳,讓觀眾與劇中角色一同進行推理,但最後卻是沒來由的靈光一現,或是早該發現的線索,卻因為劇情需要到後面才被揭曉,讓那份推理感的震撼少了幾分玩味,《父仇者》作為支線繁複的作品,也不免有此缺失,但好在精彩的人物對決,讓這樣的小缺點不至於太被放大。
復仇了,然後呢?
從《殺人回憶》、《原罪犯》等片,樹立起一種收尾的標竿後,韓國電影發展出另一種風格,有別於傳統套路,最終邪必不勝正,壞人都得到應有制裁這樣的結局,它們總在結局留下餘韻,令人無可自拔,沒有真正的贏家,是這些句點最引人入勝的地方,《父仇者》亦是如此。
「與怪物戰鬥的人,要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。當你凝視深淵,深淵也凝視著你。」尼采說。
復仇是一種解脫,還是廉價的救贖呢?女主角熙珠是充滿悲劇色彩的反英雄,曾聽過有人說,復仇是一種執著,放下才能得到自由,但在她身上好像不是如此,她從來沒得選擇。
選擇復仇道路的同時,也成為了自身所追尋的怪物,但在進入深淵前,她的確有過美好生活的憧憬,多次從遠方偷偷地觀察、守護母親,卻從來不敢當面見她,也許是深知自己早已喪失平凡的權利,不敢踏進凡人的生活圈,對我來說,熙珠最可憐的,不僅是父親被殺害,而是被剝奪追尋美好的權利。